返回

音乐采访从放弃到入门

采访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简单来说,一次采访大概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前期准备,实施采访,撰写发布。

不打无准备之仗

前期准备环节大致包括:确定采访人选、采访时间和地点,准备采访提纲等工作。

对于没有平台背书的新的音乐写作者来说,确定采访人选可能是比较难的部分。同样是音乐写作,和写评论不一样,完成采访需要双向配合。比如,我可能很希望采访五条人,但后者不一定有时间或者意愿接受我的采访,除非我是一个非常有背景和量级的媒体。所以,确定候选采访者需要量力而为。

2017 年的海朋森尚没有现在这样的人气,所以我这种采访新手能有幸约到。不过独立音乐人都很真诚,只要你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对他们的了解,获得一次聊天的机会并不难。不试试,怎么知道你不行呢?也许那谁谁就是未来的新裤子呢?

那想好采访候选人之后,对于新的写作者,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沟通联络呢?有几个渠道可以参考:一是,看乐队演出现场去当面认识,建立联系;二是,微博私信,公众号后台私信,网易云音乐账号私信等等,有的时候这些平台也会有经纪人或者音乐人本身的联系方式信息;三是,找认识的朋友帮忙问。等到做过几次采访后,自然会建立起联络采访的人脉渠道。

为增加你采访邀约的成功率,有一些特殊的时间段可以纳入考虑,比如新专辑发行、巡演公布或者其他这种有着宣发需求的时间段。

双方确定采访意向之后,便是确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这可能需要考虑采访方式。目前惯用的采访方式有三种:线下当面采访,线上语音或视频采访,线上文字采访。后两种对于地点没有太多的要求,但线下当面采访则要慎重。

采访的地点选择依照自己的习惯吧,比如我会更倾向于相对安静或者不会被频繁打扰的场合。不建议在饭桌和演出结束的后台进行采访。饭桌上聊天比较闲散,不利于采访逻辑和吃饭夹菜的连贯,比如聊到重要之处大家都是放下筷子的。但不排除有的人就是喜欢在饭桌或者酒杯前侃侃而谈,因人而异。演出结束后呢,乐手通常会非常兴奋,短时间不容易平静下来思考,采访效果一般不会太好。

这些均需要你根据自己对此次采访内容的预期来考虑。采访虽说是聊天,但掌握聊天的气氛、引导话题的走向、控制内容的细节等等,都很需要注意力的集中。受访者在被频繁打断的情况下不容易讲出有深度或者有细节的精彩内容。

但时间和地点主要还看受访者的行程安排。比如巡演期间的采访时间最紧张,经常是音乐人第一天中午到,第二天中午又要走。我们播客多次对巡演乐队的采访,都是在调音前或者演出结束后第二天早上,地点一般在乐队入住的酒店或者演出场地附近的店里。

采访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应该是提纲的设计。实话说,我在和同事一起做播客之前几乎不怎么做提纲。可能主要是懒,另外我觉得提纲设计得太详细,会比较死板而失去惊喜的聊天乐趣。但我会准备一些关键词语或者句子的提醒,写在纸上带去现场。

聊天的内容要通过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提纲的作用在此。并且一旦开始采访,精神亢奋地状态下,人会很容易遗漏细节问题,提纲会提醒我。又或者一个话题结束后,需要开启另一个话题时,能看一眼提纲帮助会很大。

提纲的设计需要做尽量充分的资料收集。其目的首先是全面地了解受访者;其次是避免基本信息的错误,比如把贝斯手和吉他手搞混,把专辑发行日期和名字写错;再者,要注意避免重复设计已发布采访里的相同问题,除非是比较有趣的或者关键的内容,受访者在不同的采访里反复回答同样的问题会觉得无趣。

通过资料收集,能达到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我成为了除乐队之外最了解他们的人。你由此可以大致构建自己的叙述方式,看看有些什么缺失的内容,提纲就可以围绕它来进行设计。有的时候收集完资料,你会发现受访者在各个采访里已经表现得很完整了,想要写出新意很难,需要找到一个有意思有价值的新鲜切入点。目前在这一方面,我做得也不是很好。

如果你平时是一个比较喜欢也相对擅长聊天的人,提纲的作用更多是提醒。如果你是一个相对不擅长聊天的人,提纲可以给你更多帮助,所以不妨做得越详细越好。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提纲设计有难度,不知道问什么,不妨多看一些别人做的采访(国内国外都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提出问题,提出的是什么问题。它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能,多练几次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当你设计完一份好的提纲,你或许会发现自己面对采访的压力减轻了不少,至少心理有底了。然后你可以休息一下,准备去完成采访了。

准备一星期,采访一小时

毫无疑问,采访的实施是整个采访过程最核心的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采访内容不够,后期想要写出有深度的采访文字会比较难,当然也并非不可能,可以通过现有的资料加上你生花的妙笔来微微补救。

做好心理准备,实际采访环节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来自受访者,有的来自采访者,有的来自环境。每位采访者都应该学会保持一颗平静心,出于对受访者的尊重,我们应该(至少表面上)微笑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如果是来自受访者,比如临时更改时间地点甚至是取消采访,再比如聊天的时候兴致不佳不爱说话,这便考验你的应变和尬聊的能力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扛。个人经验是,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音乐人对于采访还是很配合,有沟通和表达的意愿,不过可能需要降低一下对于获得内容的预期。

如果是来自你这位采访者,比如录音笔没带、没电、没有存储卡,比如看错时间、路上堵车、走错地点,类似问题不妨多做事先检查以尽可能地避免。但是,相信墨菲定律,该发生的总是会发生!

(补:去做采访一般要带些什么东西?录音设备和提纲是必备。录音有多种选择,从专业设备到手机录音都可以,建议是准备一支简单的便携录音笔会比较好。我通常会在路上的便利店买瓶水带去润口,清淡为佳,别买含牛奶的,容易口臭。我可能还会带一些消磨时间的东西,比如 Kindle,免得等待的时候无所事事。如果你摄影技术不错,当然也可以带上相机给受访者拍些照片用作发布素材。嗯,个人建议是最好不要带专辑或者周边去找受访者签名。)

前文我们提到过,目前惯用的采访方式有三种:线下当面采访,线上语音或视频采访,线上文字采访。

对于当面采访,我一般会提前到达约定地点,留出一定的容错时间。虽然音乐人不准时是常态,但作为采访者守时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迟到是大忌。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观察环境,平复激动的心情,准备马上进行的采访内容,检查录音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和音乐人聊家常等等。

如果是电话或者视频采访,可能就需要采访者更多的引导话题走向。因为人在聊天的时候很容易顺着思路跑题,如果是面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都可以给予受访者信息,让他知道自己是否在合理的回答方向上。但纯语音的采访,就更多需要你组织合适的语言来引导。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初次认识的人聊天都应该准备破冰环节(一些日常的轻松的问题),很多时候受访者在前十分钟的回答相对都很简单(可能是紧张没放开,可能是没有进入状态)。之前采访方舟老师,一位采访经验更丰富的电台主持人,他分享的技巧是破冰环节尽量不要聊太关键或者深度的内容,等气氛打开之后,如果前面的问题你觉得展开程度不够,不如换个说法再问一次,或许会得到更充分的回答。

采访形式的第三种是文字:把你设计的采访提纲直接发给受访者,让对方写好回答后返还。文字采访也是当下比较常见的形式。这种方式把文字工作量转给受访者,不需要后期太多的整理,就能直接发布,非常地节省自己的人工。

缺点也很明显,采访内容的好坏不在你的掌握,全凭受访者打字回答的意愿,有的时候一段详细地提问,换来的回答可能是个位的字数。当然,你收回稿件后,可以再次追问,但这样操作就失去了简便性。并且文字表达与口头表述的差异能被很容易地看出来,显得生硬。个人认为,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采用。

三种不同的采访方式,大家有机会不妨都试试,自然能感觉到截然不同的操作手感。

细节全靠编(不是)

一次采访,最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成品。至于采访者在这个过程中准备了多长时间,和音乐人聊得多开心,如果最后没有呈现出来,一切也是白搭。采访的呈现形式有多种:文字、音频和视频。我们主要关注文字。

采访的文字呈现也分好多种风格,比如人物特稿和访谈对话,甚至是故事散文。不同的呈现素材的处理方式不同。但第一步,必然是整理获得的采访录音。我个人习惯是整理先为对话形式的文字,整理文字的同时,自己脑袋里就会有一些叙事的框架出现。当框架相对完整后,便可以开始撰文了。整理录音有一些辅助的语音识别软件,为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我不在这里说名字,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人物特稿和访谈对话,在整理对话文字的时候有不同的精细度区别。人物特稿不用整理得太精细,错别字、语气词、句式结构等可以暂时忽略,只用知道大概意思即可。当你要在文章中引用某段话时,再做精细处理。而访谈对话则不一样,因为这个文本就是要呈现的内容,你需要对它修枝剪丫,调整一些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口语逻辑和阅读逻辑有时候不太一样,为了照顾阅读的流畅性,就得在口语和书面之间做一个平衡。

不消说,特稿的写作难度最大。以往我喜欢写特稿,因为它似乎写起来很自由,能展现自己的写作特点。但写多了之后发现,我的特稿写作其实有很明显的套路。并且,我意识到要完成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特稿,不应该仅仅采访主要人物本身(尤其需要线下见面),还需采访一些相关人物,从多个视角丰富人物的形象。所以我现在倾向于单纯呈现访谈,它更客观,更真实,是一种原本的记录(当然也是因为我懒)。

虽然我说完成一次合格的采访不难,但完成一次精彩的采访却不容易。提前设计好提纲,去到采访现场,照本宣科地抛出问题得到回答,回去撰文整理发布,完成一次合格的采访。然而,真实的采访有非常多的细节存在其中,考验采访者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日常积累,例如受访者提到的一个关键名字(音乐、电影、文学等等),这时候可以追问深挖,如果我不认识,很有可能就不能理解它的重要性而错过了。

比如我给海朋森做的第一篇采访,乐队家里有这么多的唱片,我只认得其中几张,且仅挑出了一张来讲,这就严重错过了乐队的音乐影响来源的素材。不过,没有办法的事情,积累不是一天能够完成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不去继续做采访。前期多阅读乐队资料可以尽量避免失误。

开头的时候我提到,采访收集的内容不够不怎么办?如果可能的话,尝试再约一次采访。如果不行,那便只能尽量通过收集来的资料补充缺失的部分。我自己的案例是 2018 年对 XX的XX 的采访,先是在第一天调音后的晚饭时的采访,被频繁地插曲打断。再是第二天午后的四合院酒店里的采访,乐队不爱说话(当时我也不是很有经验),没有获得太多信息,但好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得相对充分,通过材料的拼贴组织,仍然完成了一篇相对满意的撰稿。

最后,在发布之前,有一个很微妙的问题:稿子是否要给受访者确认?一些不愉快偶尔会产生在这里。我的理解:如果是受访方来委托你做采访,你应该给对方确认后发布稿件;如果是你主动提出受访方接受的采访,你可以不用给对方确认。但多数时候出于各种考量,我一般还是会让受访者确认预览,至于对方提出的修改建议,则酌情考虑。

以上是我这几天想到的关于采访全流程的介绍。还是那句话,完成一次合格的采访并不难,重要地是亲自去试着做,很多的技巧和知识通过积累慢慢提升。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一起记录当下的音乐场景!

—— 2021 年于北京亚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