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The Smiths:英伦摇滚的先声

也许是由于莫里西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唱法和他创作的像诗一般的歌词,以及约翰尼·马尔精致而灵巧的编曲,让 The Smiths 的每一张专辑从表面上看起来,都透露出一种完美的气息。这张发行于 1986 年的专辑尤为如此。但其实在这完美面纱的背后,却有乐队成员之间的嫌隙,还有乐队和唱片公司之间的分歧。

若从乐队短暂的一生来看, The Queen Is Dead 和其他三张专辑之间的差别可能并不是很大。从 1984 年起,The Smiths 以每年一张专辑的速度,发了四张专辑后便宣告解散。从第一张专辑中的 “This Charming Man” ,到最后一张专辑的 “Girlfriend in a Coma” ,你听不出 The Smiths 在这四年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可能较为明显的是,编曲和音效愈加复杂。

The Queen Is Dead 的第一首歌,也就是它的同名歌曲,体现得较为明显。 “The Queen Is Dead” 长达六分半钟,也是 The Smiths 为数不多的几首风格较硬的歌曲之一。这首歌加入了各种音效,从一开始的人声采样,到合成器制作的和声,以及马尔在其中加入的贯穿整首的“哇音 wah-wah”效果等等。贝斯被放在了一个十分靠前和重要的位置,马尔在原本就十分厚实的贝斯线和如战鼓般的鼓点上,叠加了他独具特色的紧密的吉他,加之哇音造成的忽近忽远的效果,让这首歌有种密不透风的感觉,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这张专辑发行的 1986 年,正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六十大寿,从这张专辑的名字(“女王已死”)和同名歌曲所传达的紧张和不安的氛围,能很明显地看出,他们并不想祝贺女王生日快乐。莫里西为这首歌写下的歌词充满讽刺。 1948 年出生的查尔斯王子,作为英国王室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储。这首歌便是在嘲笑查尔斯王子的境遇,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王位继承人”,却始终不能继位。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Queen”这个词语在俚语中还有“Gay”的含义,出现在歌词中也许有某种双关的含义。

不过我觉得,这张专辑里让更多人记住的曲目,应该是 “I Know It’s Over” 和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这样柔和的“更有史密斯气息”的歌曲,这两首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莫里西的温柔气质。他柔和而婉转的唱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无疑于一股清流,也是他反抗“男子汉气质”的一种标志,谁说男性唱歌就应该刚硬而坚决,他莫里西偏不。 “I Know It’s Over” 是 The Smiths 最动人的歌曲之一,如诗般的歌词,清冷的吉他,莫里西的浅唱,听得令人心碎。传说这首歌是莫里西在马尔结婚之后所写,虽然马尔的确在 1985 年的时候和在一起六年之久的女友结婚,但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

人怕出名猪怕壮,当 The Smiths 出名后,各种闲话四起。他的独身主义和他的歌词隐隐透露出的同性恋倾向,以及他对王尔德的推崇,这些都是媒体追问的对象。当然这些疑问并非空穴来风,他的歌词中常常性别模糊,甚至暗指男性与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张专辑中的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和 “The Boy with the Thorn in His Side” 便是两个例子。而面对这些指责, “Bigmouth Strikes Again” 就是莫里西的回应,一首极具讽刺的歌曲,他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流言蜚语的痛恶。也有很多人在质疑莫里西的歌词并非他的原创,而是从诗歌中截选抄袭而来,比如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在 “Cemetry Gates” 这首歌里,他也进行了尖锐地回应了。

我个人很喜欢 “Vicar in a Tutu” 和 “Frankly, Mr. Shankly” 这两首歌,它们听起来十分有趣。不过要理解 “Frankly, Mr. Shankly” 这首歌,就需要说到它背后的一层关系。这是莫里西写给 Rough Trade 唱片公司的创始人 Geoff Travis 一首歌,歌中的 “bloody awful poetry” 指的便是 Travis 曾写给莫里西的一首诗。而为什么莫里西会这么“无情”的讽刺自己的老板呢?也许我们可以先介绍一下 Rough Trade 和 The Smiths 的关系。

英国独立音乐厂牌 Rough Trade ,曾经是英国独立音乐界的一面旗帜,帮助了众多独立乐队和音乐人实现他们的音乐梦想,为九十年代英国独立音乐运动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它从一开始的唱片店,到后来创立自己的唱片公司,凭借着一腔理想主义精神,挑战了垄断市场的商业大厂牌。但随着公司的发展,问题逐渐显现,由于他们不愿像大公司一样,签订合同限制乐队和乐手的自由,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乐队前脚刚火,后脚便踏进了大公司的合同里。 Rough Trade 留不住自己的音乐人。

于是在和 The Smiths 签约之时, Rough Trade 吸取之前的教训,提出了一份四张唱片的合同。 The Smiths 必须得在 Rough Trade 发行四张唱片之后,才可以选择自己是否继续留下。一开始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 Rough Trade 几乎不会太多的过问乐队的事务,只是全力支持乐队走自己的路。因此从很多地方,你能发现 The Smiths 和之前一些乐队的不同,他们的专辑封面全是由自己设计,专辑的后期也都是由莫里西和马尔两人共同制作。 The Smiths 的封面十分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一些处理过的明星照片,很多时候一看就知道是 The Smiths 的专辑。

在乐队发行两张专辑,成功打入主流之后,百代唱片公司(EMI)开始和乐队接触,希望劝说他们“跳槽”到自己旗下。也许是因为不熟悉合同的法律效应,以及一些人的怂恿,让莫里西和马尔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开始和 Rough Trade 谈判,想要离开,加之 The Smiths 没有经纪人,莫里西和马尔必须亲力亲为,参加各种谈判,和唱片公司打交道,费尽口水与心力,使得各项计划都不得不停下进度。 The Queen Is Dead 原本应该更早发行,但由于这场纠纷,它被延期了半年之久,最后还是由 Rough Trade 发行。

雪上加霜的是,在这期间乐队内部也出现了矛盾,贝斯手安迪·鲁克(Andy Rourke)曾因为他的毒瘾被乐队短暂开除。而且想必整个谈判和妥协的过程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莫里西和马尔为此应该吵过不少的架。

其实从乐队成立到最后解散的时候,莫里西和马尔这两位核心人物就一直分歧不断,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们的歌曲创作通常是这样的:马尔编好曲子,录下来交给莫里西填词,然后去录音室录制,互不干涉。而这恰好形成了 The Smiths 的一个特点,莫里西的声线飘在精巧而紧密的伴奏之上,更显轻盈和灵巧。这样也会让有些人觉得歌词和曲不搭。至于莫里西填写的歌词的好坏,两人通常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专辑的最后一首歌 “Some Girls Are Bigger Than Others”。听着那无厘头的歌词,马尔说他觉得曲子比歌词好多了。

若只听他们的专辑,你可能更多的注意到了莫里西的声音与歌词,而忽视了马尔,会错过很多的东西。因此不妨去看一看 The Smiths 的现场视频,也许你会对马尔这位“吉他英雄”有更直观的印象。而且,细想一下,当 The Smiths 解散的时候,马尔也不过才 24 岁。

对于这张专辑是不是 The Smiths 最好的一张专辑,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 NME 杂志曾经将这张专辑排在史上最佳专辑的首位,但莫里西和马尔却更喜欢他们的最后一张专辑 Strangeways, Here We Come 。对于我来说,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 The Smiths 的每张专辑之间的差别可能并不大,并且一张专辑里的歌曲之间并没有太多逻辑上的连系,更像是一些单曲合辑。好几首我喜欢的单曲并没有收录在这四张专辑里,比如 “Please, Please, Please, Let Me Get What I Want” ,也许我可以自己出一张 The Best of The Smiths

The Smiths 可能仅仅是八十年代的杰出乐队中的一支,但对于英国摇滚乐来说, The Smiths 的音乐吹响了吉他摇滚复兴的号角,在他们的身后将会是 The Stone Roses 和整个英伦摇滚的爆发。因此,作为他们专辑里知名度最高的一张,它地位自然极为重要,也算是英伦摇滚的一曲先声。

—— 2017 年于成都建设路